欢迎来到 人道堂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专业的心理服务

让艺术家的心理消消暑
2015-07-15 12:24:04   156次阅读   
【陈琳之死,在悲伤之时,我们呼唤艺术家多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】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让艺术家的心理消消暑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一个案件引发的艺术家心理探究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文/雪晴
 
日前,同住北京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一个大院的王先生和滕女士两家,因几句话不和就大打出手。有媒体报道说,怀孕两个多月的滕女士在画家王先生家门口与其夫妇发生口角后,王先生夫妇随即用手中的剪刀将滕女士刺伤。经司法鉴定,滕女士的伤情不低于轻伤。另据知情人透露,王先生夫妇已被拘留。
对于这样的事情,我们如果妄加断言画家王先生的心理存在问题,那显然是不对的。但假如做出一些合理的推测,如王先生此举是一时情绪偏激导致的等等,或许也并非不可。作为一个以关注艺术家为己任的媒体,我们有必要关注一下艺术家的心理,让这个群体更了解自己,在炎热的夏季能降降火、消消暑。
艺术家与精神病患者相似?
     英国心理分析学家Daniel NettleHelen Clegg曾在《卫报》上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:艺术家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基因上有相似之处。他们二人研究发现,艺术家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某些方面都具有“不寻常的认识”,最明显的一点,就是容易模糊现实和梦幻间的界限。此外,艺术家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大的区别在于,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情绪起伏与情感的表达能力,没有活力,缺少冲动;而艺术家的某些精神分裂基因能被转用于激发创造力,继而将创造力发挥到艺术项目中去。另有心理专家分析说,“历史上有许多‘天才疯子’的先例,创造力和情感障碍是紧密联系着的。具有创造性的个人,情感障碍的发病率明显多于其他人群。”
抛开这些研究成果不论,在绘画领域中这种“天才与疯狂并存”的艺术家确是大有人在,米开朗其罗、凡.高、罗丹、蒙克、毕加索、布拉格、达利、马蒂斯、米芾、徐渭、唐寅、八大山人、石鲁、沙耆等等。在普通人看来,他们无疑都是十足的疯子,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的确是艺术的精灵。对此,著名心理学家朱建军给出了这样一个解释:艺术家和精神病人不是一回事,但是他们都使用“原始的认知”,原始认知是他们相似表现的来源。原始认知占优势的人,假如他们和现实的联系没有完全丧失,在某些条件满足时,更容易进行艺术创造。
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《自我实现者的创造力》一文中也认为,某些最伟大的人类天才肯定是心理不健康的人。因为伟大的天才不仅有赖于性格的优良和健康,而且也有赖于我们对之了解很少的某些东西。优秀的艺术作品大都源于生活、高于生活,这就要求艺术家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生活,以一颗超越所要表现事物之上的心灵进入静观的境界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熊玲表示,艺术家的情感比一般人强烈得多,他们能敏感地捕捉人世间的真实,把一般人内心深处触不到、想不出的情绪激发出来。但如果得不到充分的表达,丰富的感情就会转化为抑郁。从大脑神经学来看,艺术家大多是右脑型的人,右脑型的人擅长形象思维,喜欢自由发挥,不喜欢遵循客观标准和行为模式,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特立独行的。而“曲高和寡”容易使他们难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交流的对象,只能与自己交流,经常沉浸在自我想象中。久而久之,有些艺术家就渐渐变得不喜欢与外界交流,只喜欢在完全的自我封闭中去创作,当社会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,就更容易感到压抑和痛苦。
艺术家心上的三座大山
对艺术家心理做过研究的金锋认为,艺术家在今天的尴尬是心理直面现实的一种较为被动的处理关系,他们的心理普遍存在着压力,具体表现为“三座大山”:市场、生活和无形的眼睛。首先,市场是有条件的,艺术家如按条件办事,那他们作品中为条件而妥协的部分也会彰显无遗,当然,这是艺术家自身选择的问题,而这种选择又是两难的;另外,人的欲望可以无限膨胀,如无节制,对生活的要求也会无止境。于是就有很多人在“欲壑难填”和“清心寡欲”之间挣扎,希望在合适的欲望中积聚出创作的欲望;所谓“无形的眼睛”,指的是一种无处不在的“监督机制”,在信息快速传递的今天,无形的“监督机制”极有能耐,必要时来一个“人肉搜索”,就能让触犯规章法则的人“无处藏身”。旁人不理解的目光其实对艺术家来说也是一种压力,虽然他们不愿承认。
著名心理咨询师林榕发教授认为,压力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面对压力有不恰当的观念反应。敢于直面自己心理上的压力,积极寻求缓解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情绪,能够提高艺术家的“心理商数”(如情绪商数、逆境商数等)。他建议艺术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因为良好心态可增加人们应对压力的能力,平息压力带来的紊乱情绪,使问题朝积极的方向发展。林榕发还建议,如果意识到自己存在较大的心理障碍,千万不要讳疾忌医,相反,更应积极地配合心理医生进行治疗,以此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。
尤其是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环境中,如同许多企业资产缩水一样,一些艺术家的身价也在下跌。对此,岳敏君曾说过这样一句话:现在正是坚持信心的时刻,艺术家可以痛苦,但痛苦之外更要学会坚守。
我们知道,艺术家的想法可以不那么“条理”,思维可以不那么“逻辑”,观念可以不那么“科学”。但谁又忍心说,艺术家的心灵和生活不需要美好?

专家推荐全部

蒋心平

【高级】专家级咨询师

2008年6月武汉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结业,中科院心理所应用心理学(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)在职研修。2009年6月中科院心理所EAP中心签约咨询师。 主要努力方向:EAP(员工心理援助)、企业文化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。 主要服务对象:医院、中小企业。
张小琼

【高级】加盟咨询师

国家心理督导师专家委员会专家,国家首批心理督导师讲师,国家认证心理督导师,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, 华人分析家协会高级专员,中国音乐治疗师协会副主任,成都市教委心理辅导员培训教师, 卫生部抗震救灾心理医疗干预队队长,CCTV12《心理访谈》特邀专家,四川电视台特邀专家,四川电台高考咨询专家 , 《成都晚报》心事栏目特邀专家。 四川广播电台《高考百家谈》、成都晚报《成都心事》等众多知名心理栏目。在“512”抗震救灾中担任卫生部心理医疗干预队队长,组织 派遣心理援助队伍赶赴重灾区;带领国内外专家为北川政府攥写《北川心理援助可持续发展方案》;至今仍服务于北川擂鼓镇板房区和擂鼓小学。 2008年11月,统领两批“北川干部心灵之旅”珠海行的活动,中央电视台连续跟踪拍摄报道;2012年3月,受邀做客CDTV-1《金沙讲坛》心理点评专家。
刘鹏

【中级】签约咨询师

大学本科学历。陕西省心理学会会员。2005年5月取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咨格证书,2007年12月,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。2007年9月应邀参加了陕西第七届精神卫生大会和西部第一届精神卫生大会;2008年4月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心理咨询师大会。先后参加李子勋、杨风池心理咨询师高级督导班学习培训。2005年以来,一直兼职从事心卫生保健工作,积累了一定的咨询经验。 职业理想: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热爱心理理咨询事业,愿意为推广心理咨询事业付出自己的努力,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那些有心理困惑的朋友早日走出困境。 格言:呵护生命,从心开始。 主要咨询方向:发展咨询、婚恋家庭、亲子教育等。 咨询风格:尊重,理解,关怀。 咨询寄语:聆听您的心声,解开您的心结,引导你的心路,共筑你的心园。
林榕发

【高级】专家级咨询师

林榕发教授,福建中医学院国医堂心理医师;福建省情商研究会副会长;福建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;福建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副主任;福建省职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会长;全国高等医学院校《医学心理学》教学研究会理事。为福建中医学院应用心理学(临床心理方向)学科带头人,承担学院研究生、本科生《医学心理学》、《护理心理学》教学及临床带教工作。 林榕发教授长期从事心理学的研究与临床实践。先后编著《医学美学》、《中医美学》、《医学心理学》、《中医心理学》、《老年健美》、等书,近年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心理科普文章300多篇,参与电视广播等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宣传工作。 林榕发教授擅长发展心理咨询:青少年、中老年发展心理问题,学习心理、人际关系、婚恋心理、心智开发、缓解压力、社会适应等等;障碍心理咨询与治疗:神经衰弱、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强迫症、恐怖症等神经官能症,人格障碍、成瘾性疾患、性心理等;机关企事业干部员工的团体心理咨询与训练;心理健康普查与档案建立;应激事件的心理干预与调适等等。
马春树

【高级】专家级咨询师

北京大学医学博士 执业医师 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后 美国爱荷华大学心理学博士后 美国催眠促进学院毕业 美国HMI认证催眠治疗师 美国NLP-WORLD认证NLP专家执行师 马春树生于1969年。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毕业,后攻读硕士研究生,从事分子病理研究。毕业后于北京从事临床医疗工作,后就读北京大学医学部,攻读博士。 博士毕业后赴美,先后于美国爱荷华大学做心理学博士后,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Cedars-Sinai医学中心做神经科学博士后,专门从事抑郁症的治疗研究。后就读于美国催眠促进学院,系统全面地学习了临床催眠治疗的理论方法与治疗手段,接受了严格系统的催眠治疗技术的培训。现于美国催眠促进学院做住院治疗师。
段剑英

【高级】专家级咨询师

段剑英,女,1957年6月出生,本科学历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。1985年西安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,1998年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。2005年开始参加西安新育心理培训学校及艺术治疗、催眠、九型人格等技术的学习培训,现为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员,有多次心理咨询成功个案经历,以尊重、保密、敬业、助人助己、讲求实效为从业目标。 具有20年信访工作经验及宗教心理、宗教文化学习研究背景,电大教育心理学课程兼职教师,多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,曾被授予|省级“巾帼文明岗标兵”称号。 主要接受咨询方向:个人信仰困惑,失眠症,各年龄段学生问题、妇女问题,恋爱婚姻家庭及亲子关系,宗教与心理养生等。
微信扫一扫,随时随地访问。 ×